一、规范化要求内容
<一〉书写格式要求:毕业论文(设计)用计算机打印,符合以下要求、顺序:
1.论文类:
(1)封面(封面上有毕业论文题目);
论文题目应该简短、明确、有概括性。读者通过题目,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、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。但字数要适当,一般不宜超过20字。必要时可加副标题。
(2)目录
目录按章、节、条三级标题编写,要求标题层次清晰。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。目录中应包括前言、论文主体、结论、致谢、参考文献、附录等。
(3)摘要与关键词
①论文摘要
论文(设计)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(设计)的目的、内容、方法、成果和结论。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、图表,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。摘要以300~500字为宜(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)。
②关键词
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,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(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)。关键词一般为3~5个,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(外延大的排在前面)。
(4)论文正文
论文正文是毕业论文(设计)的主体和核心部分,一般应包括绪论、论文(设计)主体及结论等部分。
①绪论
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,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。绪论应包括: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;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;课题的研究方法;论文)构成及研究内容等
②论文主体
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,应该结构合理,层次清楚,重点突出,文字简练、通顺。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:
A。毕业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。
B。毕业论文各部分(包括硬件与软件)的设计计算。
C。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、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。
D。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、客观的理论阐述,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、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。理论分析中,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,并注明出处,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。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、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,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,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。
E。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,结论清晰,无科学性错误。
F。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、比较研究、模型或方案设计、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、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、改进措施等。
③结论
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(或节)排写,但可不加章号。
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,是整篇论文的归宿。要求精炼、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,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。
(5)致谢
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。
(6)参考文献
按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。
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,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,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。并且只应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。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,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,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。
(7)附录
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、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,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,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。例如,过长的公式推导、重复性的数据、图表、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。
2.设计(含设计加论文)类:
(1)封面(封面上有毕业设计题目);
(2)毕业论文(设计)任务书
(3)内容提要(中文提要在300字以内,外文以250个实词为宜,外文在前,中文在后);
(4)关键词(中英文);
(5)目录;
(6)引言;
(7)正文;
①选题背景;
② 方案论证;
③过程(设计或实验)论述;
④ 结果分析;
⑤ 结论或总结。
(8)致谢
(9)参考文献与附录。
注:以上各点要求与论文类相同
〈二〉文字要求:文字通顺,书写工整,无错别字,不得由他人代写,如果用计算机打印说明书或论文,纸张大小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发的毕业论文(设计)专用纸,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,宋体,小标题使用四号及小四字体,宋体。
〈三〉图纸要求:能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图,图面整洁,布局合理,线条粗细均匀,圆弧连接光滑,尺寸标注规范,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。计算机绘图的图纸不得超过2张。
〈四〉曲线图表要求:所有曲线、图表、线路图、流程图、程序框图、示意图等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。
〈五〉毕业论文(设计)篇幅要求:工学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1.5万字;农学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1.0万字;理学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0.8万字;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0.6万字;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0.5万字;艺术类毕业论文(设计)字数不少于0.4万字。设计类专业题目应附设计图纸、计算机程序、设计说明书等;研究类专题应附实验报告、数据处理及相关模型、计算机程序或调研报告、读书笔记等支撑材料。阅读中外文献资料,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,其他专业不少于15篇,文字综述不少于0.3万字。
二、学院成立毕业论文(设计)形式审查小组(可委托学院毕业设计督导组进行),根据规范化要求组织学院的毕业论文(设计)的形式审查工作。
三、毕业论文(设计)的形式审查应在毕业答辩前一周完成,形式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答辩。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,应令其返工或补充。过时仍不能达到要求者,不评定毕业论文(设计)成绩。
四、校外进行毕业论文(设计)的学生,其论文形式审查和答辩一律回校进行。